长沙影院的灯光暗下来时,马丽的声音突然哽在喉咙里。她手里攥着话筒,像攥着个烫手的山芋——台下举着“沈马CP”灯牌的姑娘们,前一秒还在起哄喊“锁死”,下一秒就被她颤抖的“家人被骂了十年”定在原地。这场景让人想起小时候胡同口卖糖画的老张头,总被孩子们围着喊“多浇点糖”,却没人问过他摇铜勺的手腕疼不疼。
“我和老沈搭档十年,观众喊‘再来一段’我们从不含糊。”马丽抹了把脸,笑得比哭还难看,“可谁能想到,连我们两家人在小区遛弯,都成了别人眼里的‘连续剧’?”这话听着像相声里的“现挂”,可台下的笑声,这次迟迟没响起来。
马丽说起自家那口子去超市,总要把酸奶冰柜摸个遍才敢结账“他说怕被人认出来,害得我总喝快过期的酸奶”。这话倒让我想起隔壁王婶家的上门女婿,每次倒垃圾都要戴鸭舌帽,生怕被街坊认出来说他“吃软饭”。您说这日子过的,明星和老百姓,谁比谁更自在?
网上吵得沸反盈天。有年轻姑娘理直气壮:“咱捧的是角儿,又不是他们七大姑八大姨!”可转头就有当了妈的网友怼回去:“要是你家闺女被陌生人追着问‘你爸和你干爹到底啥关系’,你不得抄扫帚?”要我说啊,这事儿就像菜市场挑西瓜——有人非得拍个通透,有人却说“别把瓜瓤拍散了”。
法律专家晒出的数据看得人心里发毛:六成明星官司都扯上家里老人孩子。这让我想起老家村头的李奶奶,当年因为儿子进城当了小老板,天天被街坊扒着门缝数他家吃肉次数,最后硬是得了“听见敲门就哆嗦”的毛病。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咱爱看沈腾马丽在银幕上耍宝斗嘴,不就跟爱看邻居老两口拌嘴一个理儿?可要是真有人天天扒着人家窗户根儿听动静,那叫什么事儿?
想起前阵子重看《楚门的世界》,当年笑楚门活在镜头里可怜,如今细琢磨——我们举着手机追星的样子,倒像极了电影里那些抱着电视不撒手的观众。马丽说“想演到80岁”,这话听着多像小时候街边捏面人的老手艺人的心愿。可要是连人家捏面人的竹签子都要掰开看看纹路,这手艺,还传得下去吗?
说到底,追星不该是拿显微镜看人,而是举着灯笼照路——既照亮台上的光鲜,也护着幕后的冷暖。毕竟,能把人逗笑的,从来不是完美无缺的神仙,而是那些敢把生活酸甜苦辣拌成段子的凡人。